淄博一中学生社团风采之“汶川地震大家谈”
淄博一中学生社团风采之“汶川地震大家谈”
——“古今经纬”史政社团活动纪实
逝者已矣,是为不幸;生者如斯,情何以勘。人间有情,更胜天道。泱泱中华,历难弥坚。5月24日,时值汶川大地震发生12天,“古今经纬”史政社团以“汶川地震大家谈”为主题举行了震后反思活动,他们首先向地震遇难者默哀一分钟。活动中不管是分组讨论,还是代表发言,大家都是集思广益,积极踊跃,从不同的角度、各个方面畅谈了自己的感受与思考。
1、地震与经济。2008年是一个多事之秋。年初南方暴雪给南方的经济造成了巨大打击,电网瘫痪,交通不通;3-14打砸抢烧给西藏自治区造成巨大损失;胶济铁路列车相撞,向每位遇难者赔偿20万;汶川地震,四川、甘肃受损严重,城镇几乎成为一片废墟。以上天灾人祸,经济损失巨大。对灾后重建、祸后赔偿,国家都要拨巨款,虽然2008有北京奥运会带来巨大的机遇,但它不能完全弥补我国今年的诸多损失。正如温总理说过的2008恐怕是我们经济最困难的一年,此言不虚。
2、地震与政府。汶川地震发生后,党中央第一时间召开会议,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,胡锦涛总书记亲赴灾区,鼓舞士气;温家宝总理两临灾区,指挥救灾;人民解放军英勇突击,挺进灾区。其他配套救灾措施都做得非常到位,赢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赞扬。中央政府把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放到了更高的位置,用自己的行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打造服务型政府。但纵观个别地方政府,让人揪心。地震一至,个别教学楼整体垮塌,很多师生永远的失去了年轻的生命,这到底是谁的责任?每一所教学楼的建成应该要经过相关行政部门的检查与审核,不合格的教学楼为何在审查后可以投入使用?近几年来,个别地方政府个别官员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,在搞一些形象工程,全然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。所以在灾后重建中各级地方政府都必须在严把质量关,真正做到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。
3、地震与爱心。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。地震后,解放军冒险空降,忘我救人,令人感动;人民教师用生命替学生打开生命之路,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乐章;父母用身躯保护子女,用生命的代价为子女上了最后深刻的一课……无数令人感动的事,伟大的人民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。全国人民、各界人士、海外侨胞、企业家纷纷慷慨解囊,为灾区捐款捐物。但遗憾的是有部分捐款至今未到帐,希望捐款人坚持诺言,履行社会责任。国务院宣告
4、地震与爱国。地震后,全国各地有无数人报名做志愿者,从全国各地赶往灾区,但这也反映了我国的志愿者队伍体制建设还有待加强。关于如何爱国?有不少同学在震后身贴中国国旗以示自己爱国,形式往往应该服务于内容;有些城市开始拉闸限电已节约能源,而我们的有些教室内只有几个人,但4个电风扇全开、灯全开,这一定不是爱国,爱国更需要行动、需要细节。作为学生,现在更应该努力学习打好基础,将来才能更好的报效祖国,服务社会,实现理想,成为真正的行动者。
编后语:地震之后,同学们积极奉献爱心,多次开展捐款活动,切实把抗震救灾的精神落实到平时的学习社团活动中去,展现了新世纪一中中学生的崭新形象。他们没有仅仅局限在那些感人的事迹、催人泪下的故事之中,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理智的灾后反思,难能可贵。

